问天何时明
1988 中国大陆 电影更新: 1988-01-01
简介
1988年上映的电影《问天何时明》以抗日战争中期的历史背景为依托,讲述了一个充满激情与智慧的故事。蒋介石一手制造的“皖南事变”激起了全国人民的义愤,面对全国上下高涨的抗战热情,蒋介石却更加残酷地镇压共产党人和进步知识分子。此时,曾经因政见不合而被迫流亡日本的郭沫若毅然决定返回祖国参加抗日战争。郭沫若回国后,面对满目疮痍的祖国与国民党的腐败统治,他义愤填膺,萌生了创作历史剧《屈原》的想法。八路军征订办事处主任周恩来看到了文艺的力量,热情支持郭沫若进行创作。《屈原》一经上演便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在重庆乃至全国范围内引发了强烈的反响。正当郭沫若的创作与演出给进步力量带来了希望之时,蒋介石也感到了危机。他不仅派人对郭沫若发起围攻,还亲自找来周恩来质问。面对这样的挑战,郭沫若从容不迫,巧妙地回应了敌人的挑衅。随后,为了继续扩大《屈原》的影响,剧社决定前往北方演出。端午节那天,江面上龙舟竞水,两岸欢声雷动。正当剧社准备启程时,宪警突然出现试图阻拦。但剧社的演员们并没有因此退缩,在船头高举“楚”字旗,与快艇上的宪警展开了一场无声的较量。最终,在群众的支持下,这场风波以失败告终。通过这样一场紧张而又充满智慧的对抗,《问天何时明》不仅展现了郭沫若等进步人士为抗战胜利所作出的努力和贡献,也深刻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真实面貌和人民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