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仲恺
1984 香港 电影更新: 1984-01-01
简介
1922年6月16日凌晨,陈炯明在广州发动叛乱,孙中山和夫人宋庆龄惊险脱险。廖仲恺作为孙中山的得力助手不幸被捕,但他凭借码头工人郑剑父子的帮助得以逃脱,并与何香凝重逢后赴上海会合。此时,总参议胡汉民等人试图劝说孙中山放弃与苏俄和中共的合作,但廖仲恺通过与李大钊接触,了解到孙中山的“三大政策”主张,并深感赞同。1923年春,陈炯明被驱逐出广州后,孙中山就任陆海军大元帅,任命廖仲恺为财政部长兼广东省省长。面对军阀干扰和人才短缺,廖仲恺积极工作并得到了中共领导人林伯渠的协助,引进了一批青年干部如郑剑和碧影。廖仲恺全力支持孙中山,并与右派进行了坚决斗争,最终成功平息了商团叛乱,巩固了广州革命根据地。1924年1月,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国共合作开始。然而,随着国民党右派和帝国主义的勾结,他们策划了一场针对廖仲恺的暗杀阴谋。尽管廖仲恺因拒绝胡汉民的威胁而被迫辞去省长职务,但他在平叛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在孙中山北上之前表达了继承遗志、继续革命的决心。1925年8月20日凌晨,民主革命领袖廖仲恺在上海国民党中央党部门口遭到暗杀,享年48岁。这一事件震惊了全国,也标志着国民党内部的分裂进一步加剧。虽然廖仲恺的牺牲令人痛心,但他的精神和行动激励了无数人继续奋斗,为中国的独立与进步不懈努力。本片于1984年获得第四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奖、最佳男主角奖(董行佶),并荣获文化部1983年优秀影片二等奖。